|
售價:288
|
|
內容簡介本書特色 ※以幽默的方式書寫科普的另類科普書。 ※打破科學是「公式+數字」的刻板印象。 ※以科學的視角出發,將嚴肅的科學知識化為通俗易懂的語言。 ※將嚴謹明晰的道理化為生動有趣的常識。 ※內容豐富,簡單易讀,實用有趣,涵括物理、化學、生物、資訊技術、音樂等不同領域。 ※集科學,生活,幽默於一體。 ◆中央研究院院士 曾志朗特別推薦 科學不再遙不可及、高不可攀 讓科學流行起來 冷浪漫 帶你剝開科學堅硬的外殼! 一本開啟浪漫閱讀的科普書 科學是一種理性的、「冷」的浪漫! 用理性的冷靜與精準,找出溫暖、動人的感性,以及豐富多元的知性 科學+幽默+感性=冷浪漫 冷浪漫由科學松鼠會提出,意在讓科學以真實而優雅的姿態,將它的智識、曼妙、多變、幽默、寬容展現在讀者眼前。 .排卵期?月經期?那一個是女人容易「一見鍾情」的高危險期? .擇偶時是「命中注定我愛你?」還是「基因決定我愛你?」 .你知道女人為何「拜金」,男人為何喜愛「肥臀小蠻腰」? .女性間的純友誼力量不但可以抵抗暴力還能緩解壓力? .色、香、味具全,顏色真的會透過眼睛影響我們的味覺? .人們愛酒,原因可能就藏在為了生存的遠古基因中? .味覺與嗅覺較靈敏的人不喜歡喝酒? .在生物界,除了人之外,其他動物如何坐月子? 科學其實可以很流行、很時尚,只是它常常顯得很生硬,很讓人昏昏欲睡。科學松鼠會就是一群立志剝開科學堅硬外殼,用詼諧幽默的口吻、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人們領略科學美妙的科普創作團體。 本書精選科學松鼠會多位作者的作品,包括色、愛、和、美、宅、酒說、新生、藝術八個環繞生活四周的主題。每個主題裡,各位松鼠們從物理、化學、生物、資訊技術、音樂等不同的學科視角出發,用專業化的知識、通俗化的語言對主題展開了別開生面的詮釋。在面無表情的符號公式、晦澀拗口的專有名詞背後,松鼠們讓我們在認識各種科學知識的同時,還能會心一笑。作者簡介科學松鼠會 是一個科學傳播公益組織。他們的理想是像松鼠一樣打開科學的堅硬外殼,將有營養的果仁剝出來,讓更多人能領略科學的美妙。成員包括來自國內外各院校的一線科研工作者,以及來自《南方週末》、《環球科學》、《新發現》、《新京報》、《冰點週刊》等媒體的科學記者、編輯。目前已經推出《當彩色的聲音嘗起來是甜的》、《吃的真相》和《一百種尾巴或一千張葉子》等科普暢銷書。 詳細資料ISBN:9789865865009 叢書系列:不歸類 規格:平裝 / 304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部份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 科普叢書  內容連載◆ 植物不吃「沒有營養」的綠色光
如果,讓大家選擇一種代表生命的顏色,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會選擇綠色。綠色的森林為我們提供清新的空氣,綠色的農田為我們送上了豐盛的晚餐,而門前那塊綠色的草坪給了我們每天的好心情。古今詩人、作家都將熱情洋溢的讚美詞送給了這抹綠。這時候,綠色的主人們肯定會在一旁暗自發笑,因為這抹浸透了生命禮讚的色彩,不過是植物吃剩下的「殘羹冷炙」。
色掛在天邊的彩虹告訴我們,太陽送來的白光,實際上是一道七色光組成的大拼盤。而挑食的綠色植物只對其中特定的光感興趣。
這是因為,植物葉片中負責吸收光能的葉綠素A和葉綠素B只會捕捉紅光和藍紫光、胡蘿蔔素只會捕捉藍光,而那些乏人問津的綠光就被葉片反射回來或透射過去。植物不吃「沒有營養」的綠色光,所以我們的世界變成了綠色的世界,事情就是這麼簡單。當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不喜歡綠光,生活在海裡的紅藻就對黃綠光情有獨鍾,那是因為它們體內吸收光能的物質是藻膽蛋白,吃掉黃綠光,反射紅光,讓紅藻穿上了紅色外套。
不同動物對顏色的喜好不同(蜂類喜歡黃色和藍色,鳥類喜歡紅色,蛾類喜歡白色),所以花朵會針對傳粉者釋放特定的顏色信號。
不僅如此,它們還會利用傳粉者的一些小嗜好,加強牠們在傳粉工作中的專一性。黃色的臘梅為喜歡聞香的蜂類準備了香甜氣味做為導航標誌;沒有絲毫氣味的紅色蘆薈則準備了大量花蜜,因為它們的鳥類傳粉者需要更多食物,但鳥兒的鼻子卻很不好用。雖然這樣的分類導航略顯粗糙,但已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傳粉的品質。
雖然,大多數花朵在竭力與動物套交情,不過有些花朵卻不屑和動物打交道,黑色(實際上是深紫色)的老虎鬚就是其中之一。這種生活在雨林之中、「沒蟲憐愛」的花朵有一套完善的自花授粉機制,它們可以把自家新郎(花粉)送入自己的洞房(子房),開花結果完全自力更生,倒也自得其樂。
◆哪種顏色味道好
把奶油、糖、水、香精之類的東西混在一起,經過一番攪拌、冷凍等操作,做出來的東西叫做冰淇淋。如果在冰淇淋裡加點顏色、堆出一些形狀,再弄點風花雪月、鴛鴦蝴蝶的圖案,就超越了冰淇淋,而叫做「情調」。或者更高級一點,叫「文化」。冰淇淋幾十塊錢一桶,「情調」則要幾百塊錢才有一勺。
在從「冰淇淋」到「情調」的昇華中,顏色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每個人都知道「情調」與「冰淇淋」吃進肚裡都一樣,但花前月下的青年男女還是心甘情願地為「情調」買單。所以才有了那句流行語:如果你愛她,就帶她去被忽悠—顏色的誘惑,可見一斑。在品評中餐的時候,人們總是說「色、香、味」,或者更「文化」一些,加上「形、意」—「色」總是排在第一位;而在西方飲食品評中,「COLOR」也是很重要的一環。看起來,對於飲食中色彩的追求,東西方文化並沒有大差異。所以,在現代食品中,對「色」的研究就相當重要—從科研、生產到銷售,許多人都靠它謀生。
我們經常聽到語重心長的忠告:食品、飲料中的顏色,除了增加視覺刺激,沒有任何別的意義,外加的色素倒是可能有害健康,千萬要小心。不過,至少對於很多人來說,食品中的顏色還真不是別無一用。許多靠折騰顏色謀生的科學家說:食品中的顏色會改變我們嘗到的味道。
一個早期的經典實驗是在一九三九年發表的。那個時候白巧克力並不常見,測試者弄了些常規的牛奶巧克力和白巧克力讓人品嘗。先把被試者的眼睛蒙上,結果所有人都說兩種巧克力的味道一樣。然後又讓他們看著品嘗,結果以前沒吃過白巧克力的六名被試者都認為兩種巧克力的味道不同,其中有四個人認為白巧克力「奶味更濃」,兩人則認為白巧克力「巧克力味更淡」。只有一個以前吃過白巧克力的被試者認為,在兩種情況下味道沒有區別。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來說,這個實驗多少有點「山寨」。不過後來有許多人做了規模更大、設計更精細的實驗,來考察顏色對味覺的影響,結果,至少有相當大一部分人對於味道的感知會受到顏色的影響。這個結果會產生一個猜想:如果某種顏色讓我們覺得同樣糖濃度的東西「更甜」,或者同樣鹽濃度的東西「更鹹」…是不是就可以利用色彩來減少這些東西的使用量,而依然享有同等的口福呢?
如果你有足夠的好奇心又願意動手,我可以幫你設計一個相當專業的「山寨實驗」方案:配製濃度分別為百分之二、百分之五、百分之七‧五和百分之十的蔗糖水,分別做為甜度為二、五、七‧五和十的標準,然後在同一濃度的蔗糖水中加入不同的食品色素,這樣你就有了四種不同濃度的糖水,每種濃度的糖水又有不同的顏色。讓人蒙上眼睛品嘗,然後跟標準甜度做比較,評定出甜度,看看不同顏色、相同糖濃度的水嘗起來甜度是否相同。然後,睜開眼睛,再來一遍,就可以知道每個人的味覺如何受色彩的影響。你還可以用同樣的實驗來測試顏色對鹽、醋、黃連及其他具體食物的影響,不過要注意濃度,比如說你要是嘗百分之五的鹽水,鹹著了可別找我—對鹽水而言,百分之○‧二和百分之一的鹹度就可以分別訂為二和十了。
看完整內容連載 主題活動102學年全國高中職師長百大推薦 |
詳細商品說明 |
TIFFANY也嘗試積極推荐,並介紹我該商品優缺點。網友也都知道在定價和網路售價會有一定的差距,一直以來我都很相信TIFFANY推荐的東西。整理了GOOGLE上關於冷浪漫:你的感性其實很理性搜尋前幾名排序的資料來輔助!到實際到銷售的EC去看,價格就有機會再便宜一些! |
整理資訊大致有分享文、開箱文、試用文、評鑑文、推薦文、是否便宜、優缺點等資訊.還有去各大拍賣網站RUTEN露天、YAHOO拍賣收集商品資料!包含更進一步圖文資訊的介紹!點擊圖片或文字可以進到更詳細購物推薦網站~到實際到銷售的EC去看,價格就有機會再便宜一些!最近我也在找冷浪漫:你的感性其實很理性的相關資訊~ |
資料來源:博客來
bb1009j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